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7年
开本尺寸: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半月刊
邮发代号:14-269
每册定价:20.00元
网  址:kjcxdb.cn
投稿邮箱:kjcxdbzzs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 所投稿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携手同心建设美好新疆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0日

如今放眼天山南北,新疆各少数民族群众唱起了豫剧、黄梅戏,学起了孔孟礼仪,国语学堂像星星之火一样遍布全疆,“万人游新疆”活动越办越火,疆内外人员广泛往来、情感“双向奔赴”,援疆省市干部群众与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越抱越紧。这一切,离不开援疆干部人才的倾力付出,离不开干部人才援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集全国之智、举全国之力对口支援新疆,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口援疆开展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新疆各级组织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始终把干部人才援疆工作作为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重要举措,扎实做好援疆干部人才选育管用各环节工作,推动援疆干部人才持续发挥“种子”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我们援助了新疆,新疆更淬炼了我们。”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广大援疆干部人才的心声。28年接续援疆,28年初心不变,自1997年党中央选派首批援疆干部人才进疆工作以来,19个援疆省市和103家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数以万计的援疆干部人才自觉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踏上援疆征程,克服困难、倾情奉献、担当作为,用大爱和激情在天山南北镌刻下奋斗的足迹。从进疆伊始,新疆各级组织部门就强化政治引领,引导广大援疆干部人才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期望你们在这里扎扎实实作出应有的贡献”的殷殷嘱托以及党中央“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全国大局”的战略安排牢记于心、践之于行,时刻用“援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为疆留什么”鞭策自己。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援疆干部人才扎根边疆、认真学习、积极履职,主动冲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前沿一线,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践行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铮铮誓言。

新疆始终把援疆干部人才作为宝贵资源,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结合援疆干部人才优势特长,认真落实任实职、分实工、担实责要求,注重安排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激励引导他们聚焦新疆改革发展稳定重点任务精准发力。历批援疆干部人才充分认识到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特殊意义,时刻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放在第一位。他们主动当好民族团结的“种子”,积极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深入基层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受援地少数民族群众结对认亲,常态化开展结亲走访见面活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广大边疆群众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当好援受双方沟通联系的桥梁,发挥好“穿针引线”作用,推动双方开展行业部门结对共建、干部群众互访联谊和民营企业“万企兴万村”等活动,支持新疆各族群众到内地就业工作生活,搭建起援疆省市与新疆受援地州市干部群众常态化互动的“连心桥”。

自2016年启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以来,从援疆省市三甲医院选派援疆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塔城地区、吐鲁番市、南疆四地州和兵团第一师的地级医院开始,援受双方不断推进“组团式”援疆工作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从地级医院延伸到县级医院,从医疗领域拓展到教育、科技、农业、园区管理、文化旅游等领域。援疆干部人才在受援医院和学校规划编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管理等方面持续用力,大幅提升受援地医疗和教育水平。在他们支援下,新疆高考一本上线率不断刷新突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患者外转率大幅下降,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各援疆省市积极落实党中央安排部署,从2020年开始,向喀什、和田地区部分乡镇选派援疆干部,“组团式”帮助受援乡镇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把更多优势资源向特色产业倾斜,集中精力帮助受援乡镇打造“拳头产品”,实现“精准帮扶一个乡,全力推动一个产业”目标。据不完全统计,本批乡镇援疆干部人才累计争取援疆资金近40亿元,因地制宜谋划实施涵盖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领域208个产业项目,为强村富民注入强大动力。


杂志社地址:中国 哈尔滨市西直大街和兴商厦A-2603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